在第二次下單前,心想這次應該不會那麼幸運,於是開始認真上網看新聞消息及美股股市情況來培養預測能力,那時看到一則新聞,外資大筆空單進場,而那天開盤也是跌的情況,於是又掛單當沖放空一口,又讓我小賺 2千多,只是比前一次賺得少。
之後我的操作,完全是憑新聞消息或是感覺會上漲時來做多,感覺會下跌時來做空,很快地讓我之前賺的賠掉了。
此時讓我覺得培養預測能力並不是這麼簡單,需要多方面來培養。很幸運遇到了洪世杰老師悉心指導,使我學習到了許多非常寶貴的觀念,讓我之後的操作不但補平之前的虧損並開始持續獲利。
茲分享洪世杰老師啟發我的一些預測能力思考方向:
1.了解目前景氣大方向(可從GDP循環波動、波羅地海指數BDI、景氣動向指標、匯率、利率…)。
2.了解市場分析的觀念與架構(可從供需關係的變化,價量相隨可能有超額需求、價量背離可能有超額供給)。
3.了解目前國際景氣方向(可從各國的大盤指數)。
4.做好資金管理,等預測能力增強時,再做多口數。
5.下單前,應分析目前技術走勢作為參考(可從5日、10日均線、KD、RSI、MACD 等,還有融資、融券情況,融資太高,往往是頭部,融券太高往往是底部,此時不能再放空了)。
為了能讓操作上更有信心,我在學校的圖書館借了數本有關期貨操作的書,其中有一本書(當沖隔日沖活學活用,作者:許文昌)介紹三關價之操作,於是就試著依書中所介紹的操作方式,模擬驗算之前那些操作日的情況,模擬驗算的結果,真如書中所預期,茲將模擬結果列表如下:
日期
|
操作方向
|
昨日
|
下單日開盤
|
昨日
|
下單日開盤
|
昨日
|
下單日開盤
|
昨日
|
下單日開盤
|
昨日
|
下單日開盤
|
2012/3/19
|
2012/3/20
|
2012/4/10
|
2012/4/11
|
2012/5/7
|
2012/5/8
|
2012/5/17
|
2012/5/18
|
2012/5/22
|
2012/5/23
| ||
上關價
|
上關以上作多
|
8171
|
7726
|
7643
|
7346
|
7290
| |||||
破上作多
| |||||||||||
昨日最高點
|
未破偏空
|
8123
|
7693
|
7608
|
7326
|
7274
| |||||
偏多
|
7572
| ||||||||||
中關價
|
8060
|
8060
|
7650
|
7562
|
7290
|
7253
| |||||
偏空
| |||||||||||
昨日最低點
|
破下作空
|
7997
|
7606
|
7516
|
7274
|
7232
| |||||
未破偏多
|
7580
| ||||||||||
下關價
|
下關以下作空
|
7949
|
7573
|
7481
|
7254
|
7233
|
7216
|
7202
| |||
下單日漲跌點數
|
跌71點
|
漲11點
|
漲7點
|
跌206點
|
跌127點
|
此本書的作者說:「也許投資人懷疑,這麼簡單的操作模式到底勝率有多高?我的答案是,根據過去一年半來以驗算,成功機率超過85%,…」。目前的我還在測試階段,由於之前模擬驗算的結果,真如預期,所以值得介紹此本好書。
鑑於目前大盤處於整理階段,故選擇權也是很好的操作方式,目前正在參考一本書(選擇權3招36式,作者劉建忠),書中介紹第一步要先確認是低權利金再買進,故試著於5/30買進低權利金的Call7400、Put6900進勒式組合的選擇權,看看是否真的不論漲跌都會賺,操作結果亦如書中預期。
洪世杰老師勉勵同學,要學習利用非勞力所得來代替勞力所得,洪老師常說:「想要成為贏家就要克服風險,會贏的關鍵在於預測能力,找容易答對的題目來作答,要有自知之明,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所以我也希望有一天,真的了解並發現股海浮沈的規律,進而成為贏家。
鑑於目前大盤處於整理階段,故選擇權也是很好的操作方式,目前正在參考一本書(選擇權3招36式,作者劉建忠),書中介紹第一步要先確認是低權利金再買進,故試著於5/30買進低權利金的Call7400、Put6900進勒式組合的選擇權,看看是否真的不論漲跌都會賺,操作結果亦如書中預期。
洪世杰老師勉勵同學,要學習利用非勞力所得來代替勞力所得,洪老師常說:「想要成為贏家就要克服風險,會贏的關鍵在於預測能力,找容易答對的題目來作答,要有自知之明,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所以我也希望有一天,真的了解並發現股海浮沈的規律,進而成為贏家。
我介紹的好書如下:
1.書名:贏家操作心法-期指、套利、選擇權
出版者:全華圖書公司
作者:洪培元
2.書名:當沖隔日沖活學活用
出版者:福爾摩沙出版社
作者:許文昌
3. 書名:選擇權3招36式--改變自已才會贏
出版者: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劉建忠
4.書名:股票作手操盤術
出版者:寰宇
作者:傑西.李佛摩爾 Jesse L. Livermore
譯者:陳文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