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杰專欄】行為財務與效率市場的30年諾貝爾奬之爭 ~ 洪世杰博士


話說,一位經濟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經過馬路,在地上看到一張千元大鈔,經濟學家首先說了:「不用去撿,如果它是真鈔,早就被人撿走了。」,但那位心理學家呢?他彎腰下去撿了起來,發現是真鈔,他就說:「如果有人的想法和你一樣,那它就有可能是真鈔!」

全球第一檔指數基金在1971年問世,由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銷售,但對象限於退休機構投資法人,直到1975年,才出現銷售給一般投資人的首檔指數型基金,是由柏格(John C. Bogle)創立的先鋒500 (Vanguard 500 Index Fund),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金融商品的創新,也掀起了學術界和實務界的論戰,課題圍繞在:是否主動管理的投資法會比被動買進持有指數型基金為佳?

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 EMH),由法馬 (Eugene Fama, 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於1970年提出,總體經濟學的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 學派,在1970年代崛起,強調政府應該什麼也不做 (做了也是白做)。而美國知名金融學者墨基爾 (Burton Malkiel) 在1973年出版「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一書,提出多數共同基金無法打敗市場指數的論據 (又稱隨機漫步假說),幾位天王級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支持被動式投資法,一時之間,效率市場與隨機漫步的觀點彌漫投資學界,(這可能也和當時美國國內反越戰的嬉皮風潮有關)。這個學派的主要論點是:

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能的資訊,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率市場。因而,此市場價格本身即為最正確的衡量基準,使資源配置達最佳化。市場將立即反應新的資訊,因此價格變化是隨機取決於新資訊的發生,而呈隨機走勢,因而不可預測。當人們利用現有資訊(如新聞、財報、價格走勢)而行動的時候,其為時已晚。也就是說,現價即未來價格,除非基本面發生意外變化。長期而言,符合「白努力」定律,投資人不可能賺到比指數報酬更多的超額報酬,而風險溢酬也終隨時間拉長而抵消,因此與其主動擇時選股,不如守株待兔 (日文的「株」即股票),定期定額買指數型基金,被動靜待意外的經濟成長 (若非意外則價格維持現價)。

這看起來真是太完美了,但你可能會覺得,似乎有點對又有點不對勁,但到底是哪裏不對了?

如果效率市場為真,那美國的巴菲特40年複利年報酬率21.5%,美國的彼得林區14年複利年報酬率28%,還有許多在美國長期經營的公開對沖私募基金,長期複利年報酬率都輕易超過大盤的10%,又怎麼說呢?
顯見即使是在全球最有效率的美國市場,也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市場、或對任何人都是很有效率的,至少有一群不效率的投資者 (例如跟風者),為另一群精明的投資者創造獲利空間 (價值或成長),因而可產生年報酬遠超過大盤指數的專職投資家。
財務文獻上也有許多反證,諸如1月效應、季節效應、週一效應、被忽視公司效應、封閉式基金折/溢價、低價股效應、小型股效應等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動能及反轉現象 (均數復歸),都能證明市場不如所想的那麼有效率。
除了實務界不以為然外,其他學術界,特別是心理學和管理學界。也對效率市場提出了行為財務 (behavioral finance) 理論作為反擊。
以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猶太裔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首的行為財務學派,成功運用心理學實驗、數理模型及統計數據,強有力地支持長期打敗市場報酬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們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絕非任何時期全是全知全能全理性,因此妨礙了理性行為。資產風險溢價並非完全由資產的β (風險溢酬係數)決定,因此市場價值經常偏離基本價值。在1979年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用實驗證明,大多數人在已獲利時是風險規避,也會較理性,但在已損失時,較不理性,若有一個可能減少損失(但也可能擴大損失)的機會,大多數人會賭一把。大多數人對未來得失的判斷往往依據雜訊(noise)、偏見(prejudice),和參照不可靠的線索而決定,用捷思(heuristics, 或譯近似法)或直覺(intuition)來臨時判斷。大多數人對損失現有金錢的痛苦比沒得到金錢更大,即使兩者金額相等。我整理的行為財務學派的要點如下:

l過度自信 (over confidence):高估自己的判斷力及過度樂觀。對不懂的事,寧願猜答案,也不願去找答案或放棄。研究發現,人們若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實際成功的機率大約只有70%。
l小數法則:人們對期待之事,會忽略小樣本無代表性及真實機率,如情人眼裏出西施,男友的成功機率總是大到不切實際,或買彩票者,雖然贏錢機率微乎其微,還是去買。
l近期偏誤(recency bias):人們總是輕易根據他們對事件新近的知覺偏見 (如新聞),來論斷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尋找其他更可靠的知識訊息來謹慎研判。事件刺激的頻率、新鮮性、生動性、情緒性都是形成偏見的因素。
l框架 (framing):人們會因所處立場不同而改變態度。如處於損失,會更易參加能減少損失(但也可能擴大損失)的賭局;對已投入時間金錢而擁有的事物,傾向於評價太高,對其他則傾向於評價太低。
l定錨 (anchoring):在沒有把握的情境下,人們通常隨意參照某些不一定可信的線索(人事物),來降低主觀模糊性,以便做決定,但所參照的例子可能是錯的,有點像是成語中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l損失規避 (loss-aversion):有可能抽中100元的吸引力,難以抵消可能丟失100元的痛苦。人們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對稱的,「避害」因素的權重是「趨利」因素的2倍,以致於寧願冒險來減輕這種損失的痛苦。
l處置效應:人們傾向賣出已獲利的證券,卻持有虧損的證券,以致賺時小,賠時大。
l羊群行為(跟風從眾):人們易跟隨時尚,跟隨意見領袖和主流意見,錯覺的安全感,倒楣的是最後一隻羊。
l避免後悔:若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人們的後悔心理,則較易被採用。例如為避免賠錢又被罵豬頭或糟踏良機,人們傾向於買大型股、知名股、本國股,而且持有到新聞全部看空為止,以便將責任推給景氣不佳。而且人們對有做而未賺比未做而未賺更易感到後悔,所以人們行動有僵固性。
l多元偏好:人們不一定是風險趨避愛好,即使他們稱自己為風險趨避避,人們的偏好常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臨時形成。
l感性而非理性:決策者追求滿意(感覺合情合理)的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l確定效應: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確定的利益和不確定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利益,規避不確定性,即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l結果偏誤:前期獲利 (可能只是運氣好),使後期過度自信、過度樂觀,傾向冒險,前期損失,使後期過度自卑、過度悲觀。
l安於現狀:傾向於維持現有投資組合及熟悉之事。
l後見之明:事後諸葛,無助於當時決策。
l肯證偏誤 (confirmation bias):人們尋求並接受能支持其先前觀點的資訊,忽略反證的資訊,因而產生謬證幻覺。
l套利極限:投資人受限於本金、必要報酬、風險承受度,不能隨意反映真值。
l集體錯誤:利之所趨,大家群起使股價愈來愈偏高估,或群起攻之,低估股價,形成空中樓閣,在真值不明朗時尤其如此。
l原賦效應:人們對已擁有的評價過高,對未擁有的評價過低,亦即機會成本和風險成本易低估,沉沒成本和搜尋成本易高估。
l完形心理:傾向於穩定、完美、規律,覺得上漲走勢不會接著反轉崩盤。
l新科技謬誤:覺得新發明的科技,獲利前景必然大於傳統產業。
l博儍(greater fool):人們相信會有比自己儍的人 (或政府)會不管價格而買得比自己貴,因此自己可以不顧價格而買進。
l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sy):人們愈高估它、愈用錢支持它,它的真實獲利就愈好。也就是眾志成城。
l賭徒謬誤:某事發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來不太可能發生;或某事很久沒發生,因此接下來很可能會發生。
l慣性思維:人傾向於某種固定模式。
l自我控制不足:想停利,想到它可能再漲,又捨不得,想停損,想到它可能反彈上漲,也捨不得。
l受限於收訊時點:人常從現在收到的資訊看現在的決策,而非從未來或不變的事物看現在的決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