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秘技專訪:記帳事務所主持人投資故事 ~ 徐語薇、藍雅芝


受訪者是組員的母親,她大約52歲,開設記帳士事務所,而第一次投資是他38歲的海外基金,因為媽媽真的是一個女強人,不管是自行創業,還是投資房地產等,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好。投資是因為因為有通貨膨脹,也希望在未來生活上能有多一點現金,而主要的投資標的是記帳士事務所、房地產、金磚四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及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她在原生家庭所受的影響特別深,因為本身原生家庭是做貨運行,這也是讓受訪者決定自行開業的主要原因,自行創業後才知道做生意並非表面這麼簡單,要有成功的事業是需要花很多心力去完成的,不只要用心,還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跟客戶需要達成共識,他們成為客戶之後,除了幫他們每兩個月申報一次營業稅以外,我還會在半年後做半年報表的檢查,在業務上,在使用的發票上,還有使用的憑證上是不是有業務要調整,如果有發現問題,我會找他們談談,然後怎麼給他們專業的建議,然後把我的專業、以及經驗值分享給他們。

她說,她在23歲時進保險公司,然後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也過的很習慣,但一個因緣際會的機會,因公司有個升遷制度,而跟我同期進去的同事都有升遷,可是我的主管並沒有幫我做升遷的動作,所以當時覺得不受重視,於是就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工作6年的公司,離開了之後其實那時我並不知道未來的方向是什麼,但因為我有個雙胞胎妹妹在日商公司當任會計,所以有接觸到會計事務所的業務覺得這個是商機,剛好娘家有兩個姊姊是做代書,有時也會有客戶詢問記帳相關的業務,覺得這是市場的需求,不妨試試看,就這麼一頭栽進去,至於當時也沒有在事務所上過班,更沒有實務經驗,就想說去上課了,但那時什麼都不懂,也沒在怕,而上到401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401,上到營業稅,也不懂,因為學校根本沒教,只學了簿記還不是會計喔,於是就從0開始學什麼是工商登記、什麼是公司法,剛開始搞不清楚,於是就只能拿錄音機去補習班錄老師說一樣錄一樣,接到第一家客戶時就拿著公司法一直翻,翻到最後,送案件時突然案件被退件,需要補正,電話一直打用語音查詢案件進度,每一個補正的細節都抄下來,所謂的補正就是從有錯的地方再次修正,每次經驗就是從錯誤中學習,一次經驗、兩次經驗累積起來。累積起來之後就從錯誤中學習公司法的修正,而那時搞不清楚什麼是401申報書、加值型營業稅等等的專業知識都是慢慢的從實務中找到真正的經驗。

而說到客戶的來源,不外乎就是客戶轉介客戶還有社團,以及平常經營的朋友,其實食衣住行都是客戶,我的客戶就是生活中去經營,而所謂的為客戶量身訂做,就是會先聽聽客戶的需求,看他是要請款,還是經營品牌形象,或者是融資,還是要消庫存而開家公司、還是因為公司的營業額過高,要分擔到另一家公司,這些都是我要聽的訴求,給他們良善的建議。幫客戶申報營業稅、營所稅、依照客戶需求,量身訂制需求方式。

創業的心路歷程其實就是一句話:不堪回首來時路,從事這個行業應該有20年了,而今年工會有表揚我106年資優報稅代理人,匯報請財政部在今年七月表揚,一個縣市提名一人,當然被受表揚需要一些門檻,而門檻的第一條件是客戶需要75家以上,當然我是遠遠超過,其實從0到目前的現況,在這過程中碰到了許多挫折,曾想放棄但我並沒有這麼做當時我並沒有請人,都是我自己一個人挑燈夜戰,準備隔天要交件的客戶資料,為的就是累積客戶對我的信任,這中間不管是碰到客戶的人脈、專業等好多好多的困難,而事業和家庭那時要兼顧,那時的壓力真的很大,但又不敢讓客戶知道,所以我也撐過來了,雖然過程很甘苦,但卻非常值得,而在專業的部分也碰到許多困難,畢竟沒有在事務所上過班,而在實務上也是靠著我自己的想像去做,但想像做的很多都是不盡完善,而也不敢讓客戶知道我沒有在事務所待過,只在補習班上幾個月的課就出來開業,從書審案件開始接接到連查帳案件都敢做,後面發現查帳案件的進銷存很不好做,也沒那個人力,於是就改做成本淨決,發現成本淨決好做多了,可是卻會面臨被查帳的風險,以及客戶對我做的東西不滿意,這就是專業的考驗,所謂專業的考驗不是理論上的東西,而是實務的經驗,很多實務的經驗都是靠經驗的累積,這個不是課本上學得到的,而是在每個行業裡找到每個行業的生態,累積起來的經驗,當然在這些經驗當中會遇到許多挫折,而挫折所要付出的代價是要承受客戶的謾罵,以及在稅務上的成本支出,而這些也讓我付出很大的代價,但同時卻讓我的經驗值增加了不少,經過十年之後比較上手了,但也慢慢發現經驗是需要一直累積的,因為行業一直在變,經驗當然也要不斷的吸收。這樣做法才會跟著改變,這就是我遇到的困難以及挫折。而當我要增加人手的時候又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有是另外一面成本的壓力。
其實做業務最難的是迎來送往,而所謂的送往是假設一個客戶跟你認識很久了,但如果只要你在工作上發生了一點小疏忽,他可能就會把你努力10年的成果給毀掉,而迎來指的是新客戶,如何跟新客戶建立信任感以及默契,這就是一個老闆所要接觸的,在接洽每一個新客戶我都是親自出馬,一點一滴的跟客戶建立信任感,有些客戶是陌生客戶,從來沒見過我,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對我不夠信任,但是我並沒有因此退縮,因為我知道我的工作是需要耐心的,過一陣子之後,果然他慢慢信任我了,不但把購票證給我,還請我喝便利商店的咖啡呢,這就是從信任感建立起的默契,一旦有了這份信任及默契,做起事來會輕鬆許多,但是跟客戶經營好這層關係,並不是安然無恙,在經營好關係的狀況下也要把每一件事做好,不然隨時很有可能因為你的一點小疏忽而讓努力10年經營的關係毀於一旦 ,我也持持提醒自己,才能維持住我九成的客戶,我要每年逐漸增加營收百分之五才有辦法在這個行業繼續下去,專業的部分也是要一直吸收新的法令,有時也會因為自己的一個不小心讓客戶損失慘重,而我也會內疚不已,這不是我所樂見的,所以我會時常提醒自己,不管是跟客戶的信任感、維繫關係,甚至是給客戶的服務,這都是我需要做到的,還有我對客戶的財務規劃、事務所的財務經營,都是需要考慮的,而我現在需要給自己的挑戰是優於同業,不只在服務上還有在資訊上,這就是20年來每年給自己不同的挑戰及目標。

在38歲那年,剛開始投資的海外基金以及後續幾年陸續投資的房地產及預售屋、土地,雖然剛開始很辛苦,但是也是因為這些投資讓我對社會上的實質標的物感興趣,也慢慢的學到了在投資標的物上時該留意的一些技巧
當時投資的農業基金、雷曼兄弟的包裝商品,因為當時情勢不對,雖然有虧損,但因有設立停損點,所以在情況不對時就立即出場,千萬不能太貪心。量力而為、設停損點、停利點、時常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說到投資是受誰影響,應該是從小的原生家庭就是做生意的,爸爸是開貨運行,每天晚上7:00~8:00就會有農會的夥伴來做帳,那些農會的夥伴是來幫爸爸處理一些果菜市場的菜量是用件數計算工資在計算工資的過程當中,常常聽到當時口中的大人們在討論一些市場的波動,說菜價的高低,那時心裡就有一些想法覺得這是一個蠻奇妙的市場波動,這中間應該有所謂的價差吧常常聽到這些事情,漸漸的耳濡目染之後,長大了對於投資這件事的敏銳度相對就比較高,那在高中畢業第一年時投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保險公司做一些行政工作,做行政工作的過程中也常常聽到一些業務員在外面投資的股票、基金等等的投資標的物,當時還不懂,那時只是聽聽,放在心裏,但過了幾年差不多25、26歲在結婚前,那時身邊有存一些錢,當時存錢的方式管道不多,除了定存,還有就是民間的互助會。

當時我記得我薪水才11000多吧,然後交給家裡3000,自己一個月投資5000跟所謂的互助會而那時的利息應該有500元,所謂的底標,以當時那種狀況覺得還不錯,每個月拿4500就等於存了5000,一年也存了60000,這樣2年也存了12000,三年也存了18000,當時18000也不算少這樣賺了10%的利息,那時就想再賺更多,就把這筆錢拿去定存,當時定存的利息很高,利息那時應該有15%,就賺了點利息錢,於是每個月我的零用錢就用利息錢去花,然後會做一個記帳的動作,所以沒有用到本金,於是就把本金借給姊姊的朋友,在做珠寶,所以需要資金週轉,就把30萬本金借給他短期週轉,那時因為做生意,所以30萬的本金一個月也賺了4000~5000元的利息,又把那些錢拿去零花,所以從我開始存錢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用過本金,都是用利息錢!時間久了,就覺得這種存錢方法還不錯,這就是影響我投資啟蒙的原因。

而第二點我投資是從小額投資開始,而跟先生開始打拼事業開始,那時資金沒有很多,有一年,應該是在民國96年,有一天先生跟他的朋友在聊天,朋友的姊姊在竹北是一般的家庭主婦,聽他的故事,說他跟她先生有一天騎車在鄉間小路,無意間發現電線桿上面貼了許多房仲業者貼的賣屋看板,當時想買這裡有用嗎?可是又因為好奇,想想身邊有存一筆錢,就買了一片農地,沒想到竹北都市重劃之後,農地一直漲價,政府要收購農地重劃,然後漸漸的就賺到第一桶金,之後第二桶、第三桶,幾年之後也賺了上億,當時我和先生聽完之後傻眼,沒想到土地的買賣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就開始和先生尋找自己的投資標的物,而第一個標的物是竹北體育場附近的預售屋,剛開始投入的資金是160萬,可是當時手上的資金並沒有這麼多,於是就跟先生的朋友合資,一人拿80萬出來投資預售屋,成屋後的其他款項就和銀行貸款,繳了不到半年的利息,就想脫手,結果不到一個月從美國回來的台積電處長有興趣,於是就把這間預售屋給賣掉,當時應該小賺有160萬吧(這是第一個成功案例)之後就想找第二個建案,而這個建案3年也要繳160萬相當於賺的錢,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建案也成功了,短期獲利也不小,但這個房子我們沒有賣,留給公公婆婆住,之後就繼續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當然在投資這些標的物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困難,例如經濟不景氣、資金不到位需要籌資金的壓力,這是必要的,而投資基金的時候也是景氣很好,在還沒發生雷曼兄弟事件,獲利都有20幾%,那時投入的資金應該有100萬吧,那時覺得很棒,把那些錢拿來每年帶小孩出國,這種好景大概有3年左右,到了第4年開始就發生了損益兩平的狀況,心裡就開始恐慌,想說會不會之前賺的錢都賠掉了,而基金那時賺比較多錢的應該是礦業以及金磚四小國的基金、及在印度,而農產品的基金都虧錢,而當初會投資農場品是因為那時覺得很多國家是需要農產品輸出的商品,結果評估錯誤,虧了將近有80%,真是慘痛的經驗,還有就是房地產投資失敗的例子,當時跟先生想在竹北投入高單價的房地產,想說賣給一些家境比較好的人家,獲利會比較好,但這是錯的,畢竟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是少數,對物件也比較挑剔,市場需求少,客群也少,所以讓我資金套了5年,到現在還出售不了,再來就是我還投資了套房,而套房的位置在於台科大附近,所以每次幾乎都滿租,空房的機會不多,就算有,也差不多一個禮拜,所以投報率大概有5.8%,當時房子設計的是500萬,但是我把他分成兩房,而電表是獨立使用,陽台也是獨立使用,所以我一間租9000,一間租10000,然後車位也分租成2500,而基金是投資到目前為止沒有賺錢的,還有房地產投資的部分還有投資馬來西亞的,而位置在於接近新加坡,當然到目前為止還沒開花結果,已經三年了,在這三年內投入了我不少的資金,這也是我一個很大的負擔。

徐語薇
在訪問完後,我突然了解了很多事,發現其實做生意以及上班族有著很大的差別,最大的不同點是上班族是只要做好公司交代好的每件事,但做生意卻要注意全方面的事,不只要做好份內的事,還要專注於那件事情上。原來投資是一門學問,不是只要看有沒有賺錢或是虧錢,而是要注意各個方面的問題,而在受訪者的經歷來看雖然曾有虧損,但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是更加知道該如何設置停利點即停損點,也讓我知道投資並非只有賺錢,還可以學到許多賺錢以外的事情,在創業方面,更是讓我佩服,或許有些人覺得創業很容易,只要有資金就好,但並非這樣,要創業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以及足夠的專業知識。
藍雅芝
投資會有得,也有失,要看時機,我們都還是初學者,經過這個採訪,可以從認識的親戚中找到實例,然後也可以聽取建議,要設置停損點,不能太貪心,要多加關注財經資訊,這是在投資上最重要的關鍵,一旦完成了這些離成功的人生就不遠了。感謝受訪者和洪世杰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