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PEG小型成長股的祖魯法則:史萊特 ~詹錦沛


與其用一根粗大的鐵柱來鑽厚重的木板,不如用一支鐵釘。~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

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1929年3月13日-),英國著名投資家,1960年代取得會計師資格,任職AEC公司商業部門期間,開始以筆名「資本家」(Capitalist)於《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撰寫專欄。1963年至1965年,該專欄推薦的投資組合報酬率達68.9%,而同期英國股市只上漲3.6%。
1964至1974年間,他創立並擔任金融企業集團:史萊特渥克證券(Slater Walker Securities)董事長,以併購方式快速成為股市呼風喚雨的金融集團。
但在1975年因金融風暴及過度借貸而破產,當時46歲的史萊特由億萬富翁變成「負百萬富翁」(負債90萬英鎊),從此退出市場長達17年之久,
史萊特東山再起,他不是從炒股、房地產、金礦上“鹹魚翻身”的,而是從漁業上。說是漁業,他並不是放養與捕撈所有魚類,而僅是鮭魚。20世紀70年代,鮭魚在英國是一種極其名貴的魚,每條可賣到3000英鎊,利潤高得驚人。吉姆在蘇格蘭買下了幾公里長的一段河流,他對這段河流中其他的魚類視而不見,專對鮭魚發生興趣。他廣泛涉獵書本,多方請教專家,研究鮭魚的習性,瞭解了鮭魚如何產卵,怎樣人工培育...隨著他對鮭魚的瞭解越來越深入,鮭魚給他帶來的效益也越來越大。以前,人們每年僅能捕到23條鮭魚,吉姆投資鮭魚的當年,就比別人多捕了142條。
後來,他每天都能捕到10來條,日進斗金。這個當年的破落戶,再次成為引人矚目的富翁。
史萊特解釋說:祖魯人法則是祖魯民族對人生對事業的取捨之道,主要意思是:與其用一根粗大的鐵柱來鑽厚重的木板,不如用一支鐵釘。
1992年史萊特63歲,出版《祖魯法則》並重新進入股市,一時撼動英國金融界。1996年至1997年,投資Black Leisure公司,在17個月內股價由50英鎊上漲至549英鎊,獲利高達10倍,至1997年68歲時,已賺回比破產前還要多的財富。
史萊特提出本益成長比(PEG=本益比/凈利潤增長率)的觀念,深得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Peter Lynch)的推崇並推廣之。
祖魯法則是指1879年大英帝國與南非祖魯王國爆發祖魯戰爭。祖魯族兵僅用傳統兵器,竟讓擁有船堅炮利的英軍大敗而回。最後英軍以損失1700人的代價才打贏祖魯戰爭。祖魯族所採取的戰術即被稱為祖魯法則。他以祖魯原則為依據,曾在自傳重新出發(Return to Go)中提及”祖魯原則主張雷射光束強過散彈槍,正如蒙哥馬利將軍主張集中火力的優勢攻擊策略”,因此,他不重視資產價值,也不利用傳統價值投資的評價標準,特別注重公司長期獲利的成長及相對強度,並以本益比/成長率比值(PEG)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強調聚焦小型成長股。史萊特“祖魯法則”主要強調在投資市場向來居於弱勢的散戶,必須學習祖魯族一樣,集中火力在自己選定的利基專門領域,這樣才能發揮優勢,併進而打敗法人大戶,賺取超額報酬。選股方法就是強調“聚焦”及重壓“小型股”的策略,尋找獲利上升的中小型公司,以及本益比和成長預測皆超出平均水平的股票,經由經驗累積與修正後發展出他的選股準則──祖魯法則。
史萊特巧妙融合股市與分析,說明買進:積極成長股、轉機股、景氣迴圈股、借殼上市股與領導股的寶貴選股標準。他也探討很多和投資有關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作帳花招、投資組合管理、國外股市以及投資人和營業員的關係。
在1992年《祖魯法則》一書發行時,史萊特已經對內容作了部份的更新修訂:

1.過去四年每股盈餘持續成長大於15%,包含一年至兩年的預估亦可。
2.本益比/成長率比值(PEG)小於1.2。
3.公司主席態度肯定。
4.流動性高、借貸低、現金流量高:尋找財力自給自足、產生正現金流量的公司,並避開高資本密集的公司,公司負債不應超過淨資產的50%、過去5年平均現金流量高於過去5年平均盈餘且最近一年現金流量高於盈餘。
5.公司有競爭優勢,如能主導市場的強勢品牌:以可運用資本報酬率(ROCE)及營業利益率為標準。
6.有轉機或有題材:如新產品或新管理階層。
7.市場資本小:約3000萬英鎊至2.5億英鎊。
8.股價相對強度高:近12個月及近1個月股價相對市場強。
9.管理階層持股比重高:約20%左右。
10.過去5年每年皆有獲利。
11.預估本益比低於20倍。

資料來源:MBA智庫百科、維基百科、TEJ
心得
洪世杰老師說,史萊特的方法若配合高現金殖利率效果更好,史萊特從會計師到金融集團董事長,又因過度借貸及金融危機,在中年時變成百萬負翁,但他沒有灰心絕望,沉潛17年間轉攻漁業,體會到祖魯法則,再重返股市,再度變成富翁。失敗一次不是失敗,能在失敗中再站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