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秘技專訪:越南紡織廠房投資實錄 ~ 謝欣穎、鄭家如、謝宜庭


被採訪的投資人是爸爸的一位友人,會想採訪他是因為多年以來他都有在做投資方面的工作,剛開始創業的他也有很多錯誤的投資方式,屢屢失敗,但卻不肯放棄,從他身上我感覺到一股成功者的味道。

這位爸爸的老朋友,其實是他從高中就認識的老同學,我們都叫他方實叔叔、或是張伯伯,見到他的機會並不多,但此次剛好他從越南廠探勘回來,才有機會訪問到他。

而他是高中畢業後就開始研究一些小生意,但面臨許多經濟壓力跟大環境的商業因素,所以在台灣不論是鋼鐵或是水泥產業都面臨市場飽和,最終仍然被擠出市場。但是張伯伯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作生意的理想。

他投資的是廠房方面的投資,最初的他看中中國工廠的原因
1、工資方面優勢,因為人口多可以省下勞工費用。
2、大量生產可以省下原物料的成本。

最後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原因:
因為在中國那邊有很多資源豐富的投資方,對當時的他來說有一種在起跑點上就輸了的感覺,所以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相關的問題,一開始大家對他都是愛理不理的,他一心向上的學習精神,討好各個老闆,努力擴張自己的見識、人脈,並且找到了願意和他一起投資的夥伴,由於他沒有足夠的資金所以他只能付出勞力,學習更多技術性的專業,但由於起步時間太晚加上中國的競爭大,導致一夥人遲遲無法正式進入與人相交,後來決定改到越南設廠。

據初步的了解,越南其實也有不少台商進駐,尤其是我國較優越的產業,例如:製鞋業、紡織業、自行車業、機車業,利用國家內的優勢產業在它國發揮,成功的機率要比從新創起新興產業容易得多,而方實叔叔也是這樣想。就去越南投資紡織業。


Q1:紡織業實際的經營手法是?
ANS:當初,特地到紡織產業相當盛行的台南去領教當地的師傅及老闆們,如何利用紡織業獲取利潤,而他們幾乎都只提供棉質原料、成衣等等基本的東西,但是我想這樣一定無法在台商競爭的越南環境下生存,於是我又去研究了長纖、短纖、紡紗、染色等等技術,藉此以提供更多服務來換取更多交易機會。

Q2:如果身為社會新鮮人,該怎麼樣去這些沒有專業知識的領域做生意呢?
ANS:叔叔自己讀書的時候,當然也沒吸收過任何關於紡織技術的知識,但是,多去拜訪工廠、師傅,多去問問實際操作,或親自去那邊工作,我自己在紡織廠也蹲了兩年,才領會了許多關鍵技術,重要的是,很多年輕人不想做小員工,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所謂的一步登天。

Q3:之前失敗過一些生意,那您到越南發展的時候,狀況是如何呢?
ANS:運氣很好的是,當我到越南當地之後,剛好遇上2001年的新政策「紡織成衣發展策略」越南為了提升原物料自製率,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纖維、編織、染整,只要投資設備、技術,可以享有很多政策優惠,也算是跟到這波商機,所以當時工廠的成長速度相當快。

Q4:資金方面呢?
ANS:其實,不好算出實際到當地究竟需要花多少錢創業,但是相當重要的是人脈及年輕時學的經驗,你可以開一個很小的廠,但是用較高的技術、較低的成本,就算起初的利益並不驚人,但隨著我五到六年的累積,廠房也是一間一間擴增,不過,年輕人重要的就是存點錢。

雖然張伯伯沒有分享太多關於他當初到台商的競技場中國投資的故事,但從他的描述中,能理解他並不把每次失敗當成一種打擊,反而將每次的失敗當成一種經驗。他更理解所謂的回饋社會,幫助那些剛起步的台商。

這其實也是一種變向的投資。

協助其他台商、變相投資:
像是張伯伯投資的製鞋廠、自行車零件,雖然剛開始可能不會有太多的額外收益回饋,但是隨著長期時代趨勢,讓這些產業在當地穩定下來後,回收的經濟效益及人脈,都讓整個投資非常划算。

非常感謝受訪者張伯伯,也謝謝洪世杰老師,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聽成功的人是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也讓我們稍微略懂廠房業的投資運行,讓我們懂得廠房投資這件事情,是需要時間、耐心以及細心。
希望未來我們也有機會投資,在這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好學習,熟悉整體市場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